年年歲歲“夏”相似,歲歲年年“電”不同。面對盛夏快速攀升的用電負荷,八九月時節,光伏電站也迎來了一年出力的“黃金期”。
然而,面對高溫、高濕、大風、汛期等重重考驗,如何迎峰度夏保電,成為擺在光伏運維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,今天就帶您回頭看看泰安電站里云鷹人的做法。
入夏以來,山東泰安20兆瓦光伏電站駐站云鷹員工,在業主的大力支持下,按照“靠前一步、主動作為”的服務理念,在總結和分析以往經驗及數據的基礎上,早謀劃,早部署,科學施策,精準發力,不僅打贏了防汛防災的電站資產保衛戰,也很好保障了電站設備的高效穩定運行,減少了因各種故障停機和電網考核帶來的收益損失。
防洪災——
多方協商,化解電站內澇頑疾
泰安電站地勢低洼,如遇大雨天氣,周圍河道及相鄰廠站的雨水,就會倒灌到光伏區和升壓站,造成電站內澇嚴重。
面對今年的嚴峻防汛形勢,泰安電站在科學編制防汛應急預案、備足防汛物資、提升防災能力的同時,主動聯系當地政府和相鄰廠站,協調三方制定內澇解決方案。
最終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泰安電站通過挖通泄洪渠道,鋪設泄洪管道,及時把雨水引流出站,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頑疾。
保運行——
降溫除濕,為設備支起“保護傘”
高溫高濕的天氣,導致電站設備頻繁故障告警,嚴重時還會引發設備停機,不僅使電站發電量減少,還可能因為不滿足“雙細則”相關考核指標,增加業主額外費用支出。
入夏來,泰安電站部分箱變因內部溫度超限,頻繁出現通訊中斷問題,日均通訊中斷時長高達5小時。過去,出現此故障時,運維人員需到現場打開設備門散熱,費時費力不說,還會因停機時間過長帶來考核問題。
為解決這一問題,云鷹運維人員在箱變的低壓側和檢修室的柜門處,加裝進風口、排風口和散熱風機,并在箱變頂部加裝自己制作的遮陽棚,多管齊下,有效降低了箱變內部溫度,使日均通訊中斷時長降至1.5小時,也相應減少了考核費用的支出。
泰安電站SVG設備安裝在室外,遇陰雨、高濕天氣,易導致進風口倒吸入雨水及潮氣,使相關功能模塊受潮,進而引發故障停機,并且停機后故障處理時間長,備件成本高,嚴重影響了SVG投運率,導致無法滿足電網調度關于月投入自動可用率≥95%的考核要求。
云鷹運維人員在前期為SVG設備加裝彩鋼房封閉的基礎上,根據設備特點,為其搭建遮雨設施,確保雨水不會倒吸入SVG室內,并且在高濕及冬季霧霾天氣情況下,也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,起到了很好的防護效果。
抓技改——
降負載率,節約費用30萬元
除了維護設備穩定運行,云鷹人還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,通過大力開展技術改造,為電站運行降本增效。
泰安電站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不間斷電源(UPS)負載率為44%,而電網要求UPS單機負載率不應高于40%。為滿足這一技術要求,電站需要加裝一套UPS電源,并確保UPS負載率在合理范圍內。
為解決此隱患,云鷹運維人員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,對UPS負載開展技改,將后臺監控非實時操作業務主機與實時操作業務主機分開供電,使非實時操作業務主機采用廠用電源供電。改造完成后,UPS負載率由44%降至33%,在滿足了調度自動化設備安全運行要求的同時,也為業主減少加裝UPS電源費用約30萬元。
在做好迎峰度夏保電的基礎上,泰安電站將時刻緊盯設備運行狀態,抓住機會快速消除設備隱患缺陷,全力以赴保障電站安全高效穩定運行,做到不負業主所托,度電必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