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曲陽20兆瓦光伏電站#11區,隨著英利云鷹運維員工熟練地操作飛控手柄,一架搭載可見光相機和高分辨率紅外相機的無人機盤旋而起,在組件方陣上方的50多米空中不停懸停、拍照,一張張圖片被截圖上傳后臺,同步生成電站缺陷報告。
僅用時1個小時,運維員工就完成了從場站建模、航線規劃、數據采集、任務創建和運?、缺陷報告生成等全部工作,缺陷識別的準確率達到了95%以上。
據了解,該電站#11區共有4928塊組件,224個組串,裝機容量1.331MW。由于該站是北方地區典型的山體電站,光伏區地勢高低不平,灌木雜草多,陣列隨形就勢分布廣泛,平日靠人工手持紅外檢測儀完成1MW檢測任務,1名員工要耗時兩天才能完成。
因此,日常紅外檢測和巡檢工作,通常采用抽檢方式,這就存在可能因為漏檢而導致缺陷遺漏,尤其是常見的熱斑問題,如不能及時處理,將給電站運行帶來潛在安全隱患,并影響電站的發電量。
從去年開始,英利云鷹開始積極探索無人機智能巡檢技術在各場景中的應用,用以補齊人工巡檢短板,促進巡檢工作從依靠人工經驗向數據驅動的立體巡檢模式轉型,使巡檢效率和質量實現了質的提升。
除了常見熱斑故障,利用無人機技術還能同時檢測出接線盒?極管、組串開路等9類缺陷,實現一次巡檢,多類問題一同發現,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未來,英利云鷹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,通過自主研發和集成應用結合,以先進數字化技術賦能電站管理,在實現電站管理提質、降本、增效的同時,為客戶電站資產安全、高效、穩定運行提供科技支撐。
在曲陽20兆瓦光伏電站#11區,隨著英利云鷹運維員工熟練地操作飛控手柄,一架搭載可見光相機和高分辨率紅外相機的無人機盤旋而起,在組件方陣上方的50多米空中不停懸停、拍照,一張張圖片被截圖上傳后臺,同步生成電站缺陷報告。
僅用時1個小時,運維員工就完成了從場站建模、航線規劃、數據采集、任務創建和運?、缺陷報告生成等全部工作,缺陷識別的準確率達到了95%以上。
據了解,該電站#11區共有4928塊組件,224個組串,裝機容量1.331MW。由于該站是北方地區典型的山體電站,光伏區地勢高低不平,灌木雜草多,陣列隨形就勢分布廣泛,平日靠人工手持紅外檢測儀完成1MW檢測任務,1名員工要耗時兩天才能完成。
因此,日常紅外檢測和巡檢工作,通常采用抽檢方式,這就存在可能因為漏檢而導致缺陷遺漏,尤其是常見的熱斑問題,如不能及時處理,將給電站運行帶來潛在安全隱患,并影響電站的發電量。
從去年開始,英利云鷹開始積極探索無人機智能巡檢技術在各場景中的應用,用以補齊人工巡檢短板,促進巡檢工作從依靠人工經驗向數據驅動的立體巡檢模式轉型,使巡檢效率和質量實現了質的提升。
除了常見熱斑故障,利用無人機技術還能同時檢測出接線盒?極管、組串開路等9類缺陷,實現一次巡檢,多類問題一同發現,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未來,英利云鷹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,通過自主研發和集成應用結合,以先進數字化技術賦能電站管理,在實現電站管理提質、降本、增效的同時,為客戶電站資產安全、高效、穩定運行提供科技支撐。